一、占有改定構成善意取得嗎?
占有改定不適用善意取得。善意取得適用占有委托物,不適用占有脫離物,占有脫離物是指非基于真權利人的意思喪失占有的物,比如臟物、遺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等,這樣是為保護受讓人的權利,保護國家利益。
占有改定通過讓與財產的物權行為和約定占有的債權行為形成了雙重占有:出讓人對物的直接占有和受讓人對物的間接占有;同時又意味著完成了兩次擬制交付:基于物權變動的交付和基于債務(如租賃)履行的交付。這一過程雖不含有實際交付內容,但卻具有物權變動和履行交付的雙重法律意義。
二、民法總則善意取得的規定是什么?
1、原則上,遺失物的返還可能涉及行使以下四種不同的返還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遺失物回復請求權、占有物返還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依據請求權的基本理論,專門針對遺失物關系中各項返還請求權的產生基礎、性質、功能、主體構成及行使條件進行了全面剖析。重點分析了遺失物的所有人行使返還請求權可能遭遇的各種限制以及遺失物的占有人如何運用占有之訴和本權之訴尋求占有保護。
2、此項回復請求權的價值功能主要在于同時兼顧對交易安全與財產所有人的維護。這與一般動產的善意取得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單純以犧牲原所有人的所有權為代價來維護財產交易安全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
3、回復請示權具有何種法律性質,理論上通說主張為一種形成權,其機能在于復活被盜或遺失前的法律關系,使第三人在具備善意取得要件的情形下,自受讓時起本已即時取得的盜贓、遺失物的所有權,因請求權的行使而歸于消滅,從而承擔返還其物的義務。
三 、舉證責任是由誰承擔呢?
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第三人若想取得所有權就必須證明自己是善意的,這樣無疑就加重了第三人的負擔,對第三人尤為不利,也使得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若不由第三人舉證而由其他人舉證第三人為非善意,困難會很大,制約因素會很多,不利于舉證工作的開展。
其實,大家在了解占有改定或善意取得的時候,把這兩個法律詞匯放到具體的案例當中會更加直觀一些。如果是占有改定的話,那么當事人在約定的時間之內還是必須要把這件東西交出去的,反觀善意取得就不一定了,善意取得人并沒有什么強制性的法律義務要遵守。
簡易交付與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的區別是什么?
占有改定規定是怎樣的
占有改定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