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有哪些?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主要有兩種,賠償損失與解除合同。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范圍包括對方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救濟而產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解除合同關系。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歸責原則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生之后,據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2、責任構成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是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一般來說,可以按照合同中違約的情況來追究違約責任,但如果涉及到嚴重的侵權行為,是可以起訴到法院來進行處理的,還可能追究侵權方的相關法律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是違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農村征地,荒地補償應該給誰
2020-11-17現在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2拆遷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0-12-29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1人戶分離情況下拆遷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拆遷凍結期限如何計算
2021-01-04合理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2021-03-23國有產權置換有哪些規定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