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有哪些?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主要有兩種,賠償損失與解除合同。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shù)姆秶▽Ψ疆斒氯说膶嶋H損失,救濟而產(chǎn)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qū)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jù),解除合同關系。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歸責原則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fā)生之后,據(jù)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jù)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jù)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2、責任構成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是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一般來說,可以按照合同中違約的情況來追究違約責任,但如果涉及到嚴重的侵權行為,是可以起訴到法院來進行處理的,還可能追究侵權方的相關法律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是違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公證法律文書強制執(zhí)行怎么申請
2021-01-19承包經(jīng)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勞動合同續(xù)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動者在安全生產(chǎn)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