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隨義務和從義務的區別是什么?
1、產生的依據不同
從給付義務產生自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而附隨義務是依誠實信用原則,債務人于契約及法律所定內容以外,尚負有的義務。先合同義務又稱“前合同義務”或“先契約義務”,是指在要約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締約過程中,締約雙方基于誠信原則而應負有的告知、協力、保護、保密等的合同附隨義務。
2、存在的范圍不同
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而從給付義務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
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合同生效之前所發生的,應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法律義務。
3、內容不同
附隨義務指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為了使當事人一方的利益獲得最大的滿足而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從給付義務簡稱從義務,是不具有意義,對主給付義務的履行起輔助作用的義務。
4、在履行抗辯權方面不同
附隨義務因為不是對待給付,所以合同一方不履行付隨義務對方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而如果一方不履行從給付義務,對方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先合同義務是締約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依法承擔彼此基于誠信原則產生的遵守信用義務。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造成對方當事人信賴利益的損失時,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
二、司法解釋
各國立法對附隨義務并沒有明確規定其涵義,故學界對其表述也并不一致。附隨義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狹義的附隨義務是指合同履行過程中,為協助實現主給付義務,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而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王澤鑒先生的觀點,他認為附隨義務是在債之關系上,除給付義務以外,基于誠實信用原則,在當事人間尚發生保護、照顧、通知、忠實及協力義務。
從給付義務簡稱為從義務,是不具有意義,僅具有補助主給付義務的功能的義務。存在的目的是不在于決定合同的類型,而在于確保債權人的利益能夠獲得最大滿足。發生原因:基于法律的明文規定、當事人的約定、誠實信用原則及補充的合同解釋。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在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往往都會約定義務,而且這個義務的話必須是非常的明確的,這樣在履行的過程當中也是非常的清楚,當然有一些義務的話是附隨義務和從義務,許多人將這兩者容易混淆。但是兩者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差別。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不動產交付附隨義務有效嗎?
承攬合同附隨注意義務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公司股權回購法定事由有哪些
2021-02-09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