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法律行為有多少了解呢,面對不同的事件發生,大家是否可以辨別出來哪些屬于可撤銷法律行為,哪些屬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之間有什么區別?下面律霸小編給您解答您的疑惑。? ?
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的區別
(一)合同的性質不同
可撤銷合同屬于有效合同,在未被撤銷前,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求力。而效力待定合同實際上是未發生效力的合同,在經過權利人確認或出現特定事由后才轉化為有效合同。
(二)合同的效力不同
可撤銷合同具有履行效力,履行期截止時,仍負有履行的義務,不履行者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未履行者請求撤銷合同,經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后,合同自始視為無效,此時違約責任不能成立。
效力待定合同在沒有被權利人確認之前是無效合同,不具有履行的效力。在被權利人確認后則是有效合同,具有履行的效力。
(三)形成原因不同
構成可撤銷合同的法定原因是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和趁人之危。效力待定合同的形成原因則主要是當事人不具備簽訂此合同的相應的權利。
(四)受時間限制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第三人應在法律規定的催告追認期間內(我國《合同法》規定為1個月)作出追認或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而可撤銷合同,當事人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該權利消滅。
(五) 有權主張并影響效力變化的當事人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可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認或拒絕追認,或由合同的善意相對人撤銷,此追認或撤銷直接向合同當事人進行,無須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而可撤銷合同只能由受損害的合同方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撤銷,不能直接向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要求。
上述內容分別由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的含義、特點以及種類三個方面分別介紹,我們可以很容易就分清楚哪些事件屬于可撤銷法律行為與效力待定法律行為,當事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因意思表達不清楚時,可以行使撤銷權而使該已經生效的法律行為歸于無效。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必須是有第三人確認的法律行為。
效力待定合同生效時間如何確定?
合同效力待定的原則有哪些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