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而導致其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違約,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并不屬于對方故意違約,因而一般也是無能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那么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形都有哪些呢?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對合同的履行也是有幫助的。
一、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形有哪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要相應地免除或減輕責任。合同法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為使不可抗力的范圍具體化,我國有關法律作出了專門規定,具體有如下幾種:
第一,自然災害。我國法律認為自然災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已不斷提高了對自然災害的預見能力,但自然災害仍頻繁發生并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阻礙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國法律將自然災害作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災害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應使當事人被免除責任。
第二,政府行為。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政府當局頒發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如訂立合同以后,由于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某些運輸合同不能履行。
第三,社會異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發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罷工、騷亂等。這些行為既不是自然事件,也不是政府行為,而是社會中人為的行為,但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在訂約時是不可預見的,因此也可以成為不可抗力的事件。
按照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且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二、適用不可抗力應注意什么
有關當事人在援引不可抗力條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及時通知對方并提供適當的證明條件。對方接到通知應及時答復,如長期拖延不予處理,也要負違約責任。
2、要認真分析事故是否屬于不可抗力條款約定范圍,如不屬于合同規定范圍時,一般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處理。
3、根據事故的性質、影響履約的程度等具體情況,適當地處理在履約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在看完了上文內容之后,大家應該知道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情形有哪些了吧,主要包括了自然災害、政府行為以及社會異常事件。而在出現不可抗力的時候,導致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需要及時的通知對方,以減少因此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合同不可抗力條款是怎樣的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責范圍是什么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嗎
2021-01-31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