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問日益成為我們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因為社會發展迅速和國家的強大。熱門的一個問題就是合同法第75條是什么?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是這么一個問題呢?因為這個問題關系著我們的切身利益問題,所以在很多的人眼中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應該去了解,只有多去了解這樣的問題,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權益。
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釋義】本條規定了撤銷權的時效。
撤銷權的時效歷有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兩說。除斥期間是法律為形成權設定的行使期間。所謂形成權,是指因單方民事行為即能引起民事關系發生、變更、終止的權利。除斥期間屆滿,形成權消滅。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都可以督促當事人行使權利,然二者卻有質的不同,主要為:
第一,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
第二,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無需事事由法律特別規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圍的請求權,均可援用訴訟時效。除斥期間需由法律明確規定,法律未做特別規定的,當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間。
第三,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延長的制度,除斥期間則無,是固定不變的,故除斥期間又有不變期間之稱。
第四,訴訟時效屆滿,消滅的是勝訴權,當事人的請求權依然存在,只不過是被請求權人產生時效屆滿的抗辯權,可以據此對抗請求權人的請求。除斥期間屆滿,當事人消滅的是實體權利,該權利喪失,不能再行使。
主張撤銷權時效是訴訟時效的觀點認為,撤銷權是請求權,即請求撤銷合同的權利,不是形成權,債權人不可以自行撤銷合同,故撤銷權的時效應為訴訟時效。主張撤銷權是除斥期間的觀點認為,債務人、第三人有詐害行為的,債權人應當及時行使撤銷權,因此撤銷權時效,屬除斥期間。本條規定撤銷權的期間為一年和五年。債權人知道撤銷原因的,自知道之日起,為一年。債權人不知道撤銷原因的,自詐害行為發生之日起,為五年。期間屆滿,當事人撤銷權消滅。
在了解了關于合同法第75條是什么?我們就應該明白我們自身的問題。就是平常關注和學習的只是太少了,在我們碰到或者接觸到我們沒有了解過的問題時,我們都是一竅不通的。所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從各個途徑去了解一些我們沒有接觸到的知識和新鮮事物,特別是一些有關法律的問題。可以確保我們的切身利益。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合同法相關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