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交易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之上下簽訂的,合同內容主要是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彼此的行為進行約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合同不能馬上生效成為效力待定合同,究竟現實中效力待定合同都有哪些情況?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無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合同。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可以訂立某些與其年齡相適應的細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對其他合同,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訂立。
二、限制行為能力人締結的合同。
我國法律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實施某些與年齡、智力、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行為,其他民事活動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實施。在民法通則中,這類主體所為行為被列為無效民事行為,合同法對此作了補正,將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合同確定為效力待定合同。
三、無代理權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締結的合同。
無權代理指欠缺代理權的代理,主要有四種情況:
1、根本無代理權;
2、授權行為無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權范圍進行的代理;
4、代理權消滅后的代理。
關于無代理權人所訂立之合同,新合同法第四十八條明確將其規定為效力待定合同。無權代理行為可能由于行為完成后發生的某種法律事實而完全不產生代理的法律后果。
無權代理應區別于表見代理,表見代理行為是指無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善意相對人有正當理由相信其代理權;而前者則不存在這一情況。判斷表見代理的構成關鍵在于區分善意相對人是否具有正當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表見代理的效果相對人可直接請求本人負責。而對于狹義無權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追認,則不負責任。
四、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訂立的合同。
無權處分是指無處分權人以自己名義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依新合同法的規定,無權處分行為是否發生效力,取決于權利人追認或處分人是否取得處分權。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賦予有關民事主體以追認權、拒絕權,賦予相對人以催告權、撤銷權。
合同效力待定的情況就是上述的這些了,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因為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簽訂合同要注意合同上的條款是否合法,是否真實,簽訂的主體是否合格,盡量避免出現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法律后果
關于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資產強制執行是否需要公證
2021-01-22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旁聽人員應遵守什么規定
2021-02-16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