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管理,任職等情況下都會涉及到合同的簽訂,若是合同不小心丟失,或是其他人獲得了合同的復印件,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和原件相同嗎?一般來說合同的復印件是不具備原件的法律效力的,但也不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可以和對方說明情況,加蓋印章。若原合同丟失,可以與單位重新簽訂。
一、合同復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情況下,合同以原件為準,也就是說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蓋紅章的合同。而復印件是人們俗稱的黑章文件,一般不具備法律效力。
如果復印件和原件核對一致,那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簽訂雙方再復印件上重新簽字,并注明“經雙方協商,該復印件經雙方簽字后,與原件享受等同效力”。
二、有效合同成立要件
合同成立后,能否產生法律效力,能否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后果,要視合同是否具備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綜上所述,合同的原件是證明雙方簽訂的唯一憑證,合同復印件的法律效力是不同于合同原件的。合同要生效,首先簽訂合同的雙方必須是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人,并且雙方對于合同內容都表示認同,出于自愿的情況下簽訂才有效。
如何確定主從合同的法律效力
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簽二手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05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四荒土地轉包年限是多少年
2020-11-23廣州開發商扎堆三舊改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