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的法律性質具體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85條的規定,贈與合同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抵押權、地役權等,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1)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吸收了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91條規定: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依據本條規定,贈與人對贈與財產承擔責任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無論贈與是否附義務,只要贈與人有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之情形存在,造成受贈人損失的,均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如無第一種之情形,贈與又沒有附義務,贈與人對贈與財產的瑕疵不承擔責任;
(三)附義務的贈與,贈與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合同的法律性質的規定在有關法律的規定中有著詳細的記載,但是具體問題的解決需要自己合理的進行規范,否則自己的利益保障就會缺失法律上的有效性,但是有關的問題的解決大多數的是雙方之間的協商,所以自己需要進行行之有效的溝通。
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贈與合同中常見問題有哪些
房屋贈與合同是否能夠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超期羈押怎么辦
2020-12-22城管有權利強拆違建嗎
2021-03-06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