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的法律性質具體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85條的規定,贈與合同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抵押權、地役權等,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1)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吸收了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91條規定: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依據本條規定,贈與人對贈與財產承擔責任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無論贈與是否附義務,只要贈與人有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之情形存在,造成受贈人損失的,均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如無第一種之情形,贈與又沒有附義務,贈與人對贈與財產的瑕疵不承擔責任;
(三)附義務的贈與,贈與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合同的法律性質的規定在有關法律的規定中有著詳細的記載,但是具體問題的解決需要自己合理的進行規范,否則自己的利益保障就會缺失法律上的有效性,但是有關的問題的解決大多數的是雙方之間的協商,所以自己需要進行行之有效的溝通。
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贈與合同中常見問題有哪些
房屋贈與合同是否能夠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加班費規定
2021-03-06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