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做假合同犯法嗎?
做假合同犯法,但是具體的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可能會構成合同詐騙。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的行為。
二、法律規定
合同詐騙罪是中國1997年修訂后的刑法新設立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根據中國刑法的規定,犯合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所謂假合同,一般是指當事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的合同,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或惡意串通,損害、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或者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公序良俗,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合同,合同無效,構成犯罪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所述,做假合同肯定是犯法的,還有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當合同一方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去騙取他人財物的,會根據實際造成的后果來量刑,一般會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嚴重的還會沒收個人財產。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是否可以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不想繼續履行合同怎么辦,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