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合同可變更嗎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是無法律效力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二、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怎樣處理?
欺詐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3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為無效的民事行為。”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也重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在欺詐合同中,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何不同?
2021-01-18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