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合同可變更嗎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是無法律效力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二、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怎樣處理?
欺詐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3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為無效的民事行為。”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也重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在欺詐合同中,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