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生效基本要件包括了哪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為根據,而不考慮行為人的內心意思。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
同時,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二、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四種,即:當事人自行協商;第三人調解;仲裁機構仲裁和法院訴訟。
那么合同生效后,如果不是對合同的必要條款:當事人條款、標的條款和數量條款這三類條款有異議的,建議雙方首先進行協商,就異議條款可簽訂補充協議進行更改或完善。如果是對必備條款有異議,則需要重新達成新的合同。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則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以解決雙方的爭議。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雖然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的時候開始就會生效,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就拿借款合同來說吧,這屬于實踐合同的一種。按照規定,在合同成立之后,必須要等到出借人實際交付了借款給借款人之后,那么該借款合同才能生效。
合同未生效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動產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有哪些?
贈與合同的是否經過公證才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