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居間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24條的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因此,所謂居間,是指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一種制度。居間人是為委托人與第三人進行民事法律行為報告信息機會或提供媒介聯系的中間人。
二、解除居間合同的條件及情形
合同一經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適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這是中國法律所規定的重要原則。只是在主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況下,合同繼續存在已失去積極意義,將造成不適當的結果,才允許解除合同。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依據,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居間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種,適宜合同解除條件,在合同成立后,與中介發生糾紛,要解除合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協議解除、約定解除或者法定解除。其中前面兩個都比較好理解,如果你與中介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解除的條件的,則依照條件解除,一般這種手續就比較簡單化。
法定解除條件是法律規定的合同解除條件。綜合我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期限屆滿后是否有效
2021-02-16B超有漏診醫院不服判
2021-03-16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修建機場拆遷房屋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