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
利益的要求。
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合同生效的效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是指已經依法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亦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享有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承擔合同中約定的應當履行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一旦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尋求法律保護;合同生效后,對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約束力,第三人(包括單位、個人)均不得對合同當事人進行非法干涉,合同當事人對妨礙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請求法院排除妨害;合同生效后,合同條款成為處理合同糾紛的重要依據。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合同生效是當事人雙方訂立合同實現預期目標必然要追求的結果。
合同的類型有很多種,有勞動合同、有購銷合同、有工程合同,但是不管哪一種,都需要符合合同有效的規定,在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即便雙方已經簽訂完成,那么也是沒有法律效力。合同是不需要到專業的鑒定機構做公證的。
保證合同生效條件都有哪些?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附條件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非住宅公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1拆遷安置房房產證加名字流程有哪些
2021-02-04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