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和合同未生效的區別是什么?
一)認定前提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前提是合同已經依法成立,其效力只是由于某種原因尚未發生。譬如,當事人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再如依法經過批準才生效的合同而未經批準。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觀情況變化致使有義務登記的一方故意不去報批,或者審批機關基于某種事實暫不予批準。
2)無效合同不存在已合法成立的前提,自簽訂時起即因合同主體或者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無效合同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對當事人不產生任何約束力。
二)條款效力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處于效力待定狀態,將來有可能生效,也有可能不生效。認定時合同實體條款雖不發生效力,但并不因此影響合同的報批條款的效力。
2)合同被確認無效后,除解決爭議的程序性條款有效外,其他條款自始無效,締約雙方回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三)適用條件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適格,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沒有法定無效情形。只是由于設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或者依法該登記而未登記,導致合同未生效。
2、認定合同無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或者內容本身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范,首先是締約一方或者雙方無民事行為能力,包括締約方未取得特許行業資質而簽訂合同。其次是因內容違法而認定無效的合同,其中包括: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四)法律后果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客觀上沒有繼續履行的條件,合同雙方均不承擔違約責任。但在合同可以繼續履行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判決相關當事人繼續履行相應義務,促使合同生效。
2、合同無效的后果是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如果在本次訴訟中當事人未請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可以另尋法律途徑解決。認定合同無效后,法院還可以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判令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處以罰款、拘留。
其實合同無效合同未生效,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產生的法律后果卻是截然不同的,合同未生效的話有兩種法律后果,也有可能是無效合同,但也有可能是有效合同,因為有些合同簽字之后可能還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辦理備案,合同才會正式生效。
主合同無效抵押有效嗎
如果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什么情況下抵押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