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和合同未生效的區別是什么?
一)認定前提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前提是合同已經依法成立,其效力只是由于某種原因尚未發生。譬如,當事人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再如依法經過批準才生效的合同而未經批準。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觀情況變化致使有義務登記的一方故意不去報批,或者審批機關基于某種事實暫不予批準。
2)無效合同不存在已合法成立的前提,自簽訂時起即因合同主體或者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無效合同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對當事人不產生任何約束力。
二)條款效力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處于效力待定狀態,將來有可能生效,也有可能不生效。認定時合同實體條款雖不發生效力,但并不因此影響合同的報批條款的效力。
2)合同被確認無效后,除解決爭議的程序性條款有效外,其他條款自始無效,締約雙方回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三)適用條件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適格,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沒有法定無效情形。只是由于設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或者依法該登記而未登記,導致合同未生效。
2、認定合同無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或者內容本身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范,首先是締約一方或者雙方無民事行為能力,包括締約方未取得特許行業資質而簽訂合同。其次是因內容違法而認定無效的合同,其中包括: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四)法律后果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客觀上沒有繼續履行的條件,合同雙方均不承擔違約責任。但在合同可以繼續履行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判決相關當事人繼續履行相應義務,促使合同生效。
2、合同無效的后果是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如果在本次訴訟中當事人未請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可以另尋法律途徑解決。認定合同無效后,法院還可以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判令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處以罰款、拘留。
其實合同無效合同未生效,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產生的法律后果卻是截然不同的,合同未生效的話有兩種法律后果,也有可能是無效合同,但也有可能是有效合同,因為有些合同簽字之后可能還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辦理備案,合同才會正式生效。
主合同無效抵押有效嗎
如果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什么情況下抵押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最新勞動仲裁時效是二年嗎
2021-03-21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