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方已經簽合同能毀約嗎
合同是可以反悔的,不履行合同的一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存在法定變更或合同無效的情形時,是可以反悔的。合同一旦簽訂,即產生法律效力。如果該合同有與法律相悖的條款,該條款即自始無效。如果要毀約,則要承擔違約責任,繳納定金的,定金不會退還。
二、合同簽訂后違約怎么處理
1、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
繼續履行合同是《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是違約方必須承擔的法律義務,同樣也是非違約方享有的法定權利。不論違約方是否情愿,只要存在繼續履行的可能性,非違約方就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原合同約定的義務。
2、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
在我們接觸到的案件中,許多當事人根本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違約責任條款,或者雖然有約定,但是這種約定不明確,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一方違反合同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因為違約金是當事人預先約定的違約給付,不以實際損害作為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只要有明確約定,違約方就應當支付違約金。特別是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通過約定違約金,可以對違約方進行法律制裁。
3、定金責任
《合同法》第15條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但應注意定金和訂金的區別。
4、要求對方賠償損失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在自己可以承擔的起違約責任的時候,想什么時候違約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自己承擔不了違約責任的時候,在違約之前一定要三思一下。如果想違約又不想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會強制執行,所以大家不要有僥幸心理認為違約可以不用賠償。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是否有上限?
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拆遷補償案件有無時效
2021-01-27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遇到電力公司協助斷電逼遷,如何維權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