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有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并且需要存在違約責任的,承擔違約責任。我國法律承認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并存。《民法通則》規定:“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本條規定,合同解除后,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樣規定的理由是: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請求賠償損害,那么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受到的損害就無法補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復原狀,那么非違約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為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就得不到補償。
3、在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損失,如果獲利的一方不賠償對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損害,不符合公平原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規定:“貨物發運前,承運人或托運人征得對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承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退還已收的運輸費用,并付給托運人已發生的貨物進港短途搬運費用;托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付給承運人已發生的港口費用和船舶待時費用。”
4、在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張權利,如果債務人不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要么自己獨享主張權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合同解除后,確因一方的過錯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受害方賠償損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應負的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后是否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可以分別不同情況: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一方當事人因他方根本違約或者經催告仍不履行義務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合同解除一般情況下都必須是存在著特定的情況,比如說已經發生的合同當中約定的解除的情形,或者是其中一方不履行以及難以實現合同的目的,則是解除之后的話需要承擔一定的損害后果。那如果是因為不可抗力所導致的,就不需要承擔。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協議如何書寫?
合同解除終止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