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方違約解除合同什么流程?
法定解除權是當事人以單方的意思使合同解除的權利,按其性質來說,不需要經過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合同法》第96條對行使解除權的程序作了規定:
1、通知對方。
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的,在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如果選擇解除合同,應通知對方當事人;發生法定情形而使當事人享有解除權的,解除權人如果選擇解除合同,同樣也應通知對方當事人。在這兩種情況下,合同從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時起解除。
2、對解除合同存在異議的,可請求法定機構解決。
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到達對方后,對方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向法院起訴或依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請求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對于這些有效裁定,當事人必須執行。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應遵守特別程序的規定。
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合營企業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請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主管部門登記,可終止合同。不依法報請批準,或者未依法辦理登記的,不發生解除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法》
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就需要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來協商對合同條款進行認定,特別是有關違約的責任以及違約金的賠償標準,應當進行明確,后期在一方存在違約的情況下,可以基于實際來的違法行為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合同付款違約責任有哪些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比例是多少?
合同未生效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患者能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
2021-02-12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