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犯罪嫌疑人詐騙財產在二萬元以上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七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是怎樣的?
(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
(3)欺詐侵犯的客體不同。民事欺詐的客體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欺詐方騙來的合同定金、預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債的表現物;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
(4)欺詐的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后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5)欺詐適用的法律不同。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處在一定的限度內,故仍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財物為目的,觸犯刑律,應受到刑罰處罰,故由刑法規范調整。
如果構成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有證據證明其存在悔過情節、重大立功情節等減輕刑罰的情節的,審判庭的法官可以酌情考慮減輕部分刑罰,一般對于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嫌疑人是應當處三年以下的人身罰的,但是特殊情況下除外。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怎樣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能否分割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