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可以主張哪些賠償
1、違約金與定金
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違約金與定金不能并用,二者只能選擇其中一個主張。雖然合同體現的是意思自治,但是違約金也不能超過一定的界限,一般是不能超過合同總價款的30%,如果超過的話就會顯示公平,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2、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
這存在三種情況:1、違約金損失(過分高于損失),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予以適當減少;3、違約金>損失(高于損失但不過分),適用違約金。由此可以看出兩者也是可以選擇適用的,但是主張損害賠償時當事人的提供相應的證據或者在合同中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不然損害賠償很難計算。
3、定金與違約金
二者在性質上并不矛盾,在功能上互補,一個是懲罰性的,一個是補償性的。因此可以并用不悖,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認為二者并用的記過不得超過合同金額總額。
4、違約金、賠償金與定金并存
三者同時出現要分兩步走:(1)比較違約金與損失的大小,以確定違約金的適用數額;(2)違約金確定后,比較定金數額,從中選出一個有利于非違約方的方案。
二、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規定是怎么樣的
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依法和依據合同的規定而應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
我國現行法律并未明確規定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把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條文中的“損失”解釋為包含“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從而為追究違約者的精神損害賠償違約責任提供法律依據。此外,《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追究違約方的違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三、合同違約的情形包括哪些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該條款,違約情形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不履行合同義務,第二類是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
所謂不履行合同義務,又稱毀約行為,指債務人拒絕履行任何合同義務。
所謂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是指遲延履行合同義務、履行合同義務有瑕疵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其中,遲延履行合同義務,是指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屆滿后,債務人無正當理由仍未履行合同債務。如果合同未對履行期限作出規定,那么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催告后仍未履行債務的,則構成了履行遲延。所謂履行合同義務有瑕疵,是指合同債務人所作履行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主要指部分履行、履行方法不當、履行地點不當及其他違反合同附隨義務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