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第十八條第三者二款規定:“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第九十七條規定:“由于用人單位原因訂立的無效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處理對于部分無效的勞動合同,因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整體效力,處理時應根據勞動法和集體合同的規定對該無效部分條款作出調整。
一方面,無效部分之外按勞動合同的約定確定權利義務;另一方面,對無效部分,應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除此之外,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還應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二、對勞動合同全部無效的處理對于全部無效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提供勞動力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并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等費用。
勞動合同與勞動關系并不相同。只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用工之日起就存在了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一種既成的社會事實,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在于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交付勞動后,無法收回。因此,民事合同無效中,自始無效,雙方歸于合同簽訂前的狀態,在勞動合同中無法實現。勞動者已經完成的勞動是無法返還的。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作了明確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用人單位對勞動者付出的勞動,一般可參照本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準支付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還規定,因用人單位原因訂立無效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比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賠償勞動者因合同無效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其中包括用人單位所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補繳社保有無時效限制,發生社保糾紛怎么辦
2021-02-14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沒有借貸憑證可以向法院提起借貸訴訟嗎
2020-12-03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