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約定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認定
民間借貸是否可以約定違約金,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均沒有明確規定。對于雙方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法院在審理中是否應當認定其效力,存在兩種相反的觀點。持肯定意見的認為,法律并未明確禁止在借貸合同中約定違約金,那么就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應當承認其法律效力。持否定意見的則認為,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的規定限定了借貸合同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僅為支付逾期利息,而且借貸合同的標的物為貨幣本身,因此,出借人的損失只能是利息損失。
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的性質規定是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這種對違約金雙重屬性的折中認可,決定了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條款的合法性,并且允許當事人約定懲罰性的違約金。實踐中,多數法院也對借款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效力予以承認。因此,在民間借貸合同中,應當允許當事人就逾期還款約定違約金,作為承擔責任的一種方式。
二、法院是否應對違約金的數額主動進行審查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按此規定,法院對違約金數額的調整是以當事人的請求為前提的,如果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法院能否主動介入呢?
一般情況下,出于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法院對違約金的數額不宜主動調整,但民間借貸合同卻另當別論。民間借貸合同是一類較為特殊的合同,其標的物是貨幣本身,直接影響到資本市場的穩定,屬于國家嚴格控制的領域。因此,為了防止高利貸現象,規范民間借貸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了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期利率的4倍。如果允許當事人任意約定違約金,而法院無權予以調整的話,當事人很容易通過約定違約金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這無疑會為變相高利貸提供合法外衣。
對于民間借貸合同,法院對違約金數額明顯過高、違反民法公平原則或者有放高利貸規避法律嫌疑的,可以主動進行審查。在具體方式上,法官可以充分利用釋明權,告知當事人對違約金數額的高低享有合法的請求變更權,由其來決定利益的取舍。(法務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對女方家庭冷暴力離婚有什么補償
2021-02-05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