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辯護人什么情況需要申請回避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本案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當事人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只能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而不能以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的雙重身份出現,所以必須回避。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是指本案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所謂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是指案件的處理結果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審判人員自身的利益。這種利害關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可能是事實上的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指除上述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比如,與當事私交甚篤的同學、朋友或與當事人積怨很深的仇人、對手,等等。這些關系,只要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就應當回避。
上述三個條件,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審判人員即應自動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
以上關于審判人員回避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本案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從理論上說,適用回避制度的人員是在審判活動中具有一定審判職能或代行某種職能的人,上述人員雖非審判人員,但都擔當或執行本案有關任務,參與案件審判,為確保審判公正,具有法定情形的,亦應回避。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比如有的財產案件,當事人要轉移爭議的標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審判人員仍應履行職責,迅速果斷地采取措施。
申請回避是當事人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應切實保障當事人行使這一權利。法律規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嚴肅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體現,它可以避免案件承辦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過程中偏袒親友,減少徇情枉法現象,保證案件得以公正處理,從而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申請回避的情況一般是自己的親人,老師或者是自己的仇人之類的,都是申請回避的對象,并且必要要回避,不然對于案件的公平性就有很大的影響了,一旦回避就可以進行審理了。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翁被兩車撞死后再遭醉車碾壓
2020-11-23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土地出讓繳費流程是什么
2020-11-23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