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的夫妻在開玩笑時給對方出具借條,本是玩笑之意,然而,卻有可能被對方利用,在離婚時向其主張債權。有時,夫妻雙方也會鄭重地簽訂一份借條。那么,這些真真假假的婚內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簡言之,夫妻婚內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對此,下面將作一個具體的闡述。
一、夫妻婚內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借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并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注明金額的債務。我國法律并不禁止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為借款合同的主體,借條就是借款合同一種形式,所以夫妻之間可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婚姻法也明確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可以實行財產分別制,可以擁有個人專屬的財產,這就為婚內借款合同可以成立并生效提供了前提。認定婚內借款關系是否成立,關鍵要看夫妻間寫的借條是否視為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約定。所以婚內借條是否有效,不能僅僅依據一張“借條”,還要綜合很多因素考慮。
1、如果僅有一張借條但并未實際發生借款事實,那么借款行為就不屬實,此時債權一方的主張就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比如有些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玩游戲,輸的一方給贏的一方寫了一張100萬的欠條,后來兩人離婚,贏得一方拿著欠條要求對方履行,這種借條本身就沒有法律效力,就不會得到法院支持。
2、如果夫妻一方寫了借條并且取得借條確定的款項,但是該筆款項實際上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而沒有將該款項用于個人用途,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3、如果借款用于借方的個人事務,那么夫妻之間就形成了有效地債權債務關系。如不認定為有效,就否認了夫妻一方可以作為獨立的民事權利主體的存在,使夫妻約定財產制喪失其法律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從貫徹夫妻約定財產制的角度出發,夫妻間借貸關系應認定為有效。夫妻間因借貸而產生的債權債務不是共同債權債務,不因“主體合一”而消滅。當然,根據所借款項是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還會出現部分返還和全部返還的不同。
二、婚內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借條一般是由特定的借款的事實所形成,反映了當事人雙方特定的借款法律關系,并進而反映當事人雙方基于借款的法律關系和事實形成了一方欠另一方款項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事實。通過借條本身往往較易于識辨和認定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具體法律關系和事實,原告一般無需再過多解釋具體的法律關系,只需簡單的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行,對方要抗辯或抵賴一般都很困難,從而方便法官確認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實踐中有人認為借條的效力要大于欠條的效力,主要就是基于這個原因。
當欠條持有人憑欠條向法院起訴主張債權時,總要向法官陳述一下欠條基于形成的事實(如買賣業務的事實,這是貨款的訴求賴以成立的基礎和依據),以說明欠條的來由并博得法官的采信。這種對事實的主動陳述是人之常情,屬于一般的常識性的東西(從法理的意義上講,這是附隨于一項訴訟請求之提起的主張責任),如果對方當事人對此事實主張有異議(包括否認、抗辯等),特別是作出直接或間接否認的意思表示時,這時光憑欠條本身就可能不能直接得出原告所想證明的結果。原告為了確保勝訴,往往還會進一步舉證(如提供買賣業務關系的送貨單、發票等)以說明其所主張的事實經過(或特定的法律關系)的存在。這時,原告在訴訟中的工作量自然就增大。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夫妻婚內借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婚內借條有法律效力嗎"的相關問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鑒于新婚姻法規定個人財產的性質不因夫妻關系存續時間長短而發生變化,婚內借條一般都會被法院作為有效證據采信,除非存在相反的證據。因此,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因感情或者其他非真實債務原因向配偶出具借條或欠條。若是您不慎遭遇了這樣的債務糾紛,那么建議您將具體情況告知律師,讓律師給您提供有效的幫助。
夫妻債務協議書如何寫
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
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借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