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決書送達期限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并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后,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并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關于刑事判決書的送達范圍,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判決書應當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以上規定對刑事判決書的送達范圍作了合理的完善。
送達機關僅限于執行刑事判決的基層派出所,是以執行為目的的送達。為體現刑事訴訟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刑事判決書還應送達刑事案件原偵查機關。理由如下:
1.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于偵查機關了解承辦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果。
偵查機關可以通過刑事判決書了解案件的最終判決情況,了解最終認定的犯罪事實,刑事證據采信、證據的證明力等,是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案件在判決后的最終信息反饋。公安機關根據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及情節,了解被告人所受到的刑事處罰,掌握刑事偵查行為的效果,增強其打擊刑事犯罪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2.將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真正實現公安機關與審判機關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的工作聯系比之于檢察機關與偵查機關、檢察機關與審判機關之間相對來說聯系較少,溝通渠道不暢。刑事判決書的送達有利于兩機關加強聯系、溝通,真正實現兩機關的互動。
3.刑事判決書送達偵查機關,有利于加強偵查機關對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實現相互制約。
偵查機關對刑事判決書認定的犯罪事實是否準確有發言權,對判決量刑、認定的罪名和減少認定的犯罪事實等,偵查機關均有權提出異議,并通過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對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這種監督是很有力度的,對法院的審判工作增加了一道外部監督制約的途徑,并可防止司法腐敗。
綜上所述,刑事的送達期限為五日。在審批完成后立即將相關的法律文件進行送達。各類法律文件的送達地方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判決書應該送達至相關檢察院。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如還有其他,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會撫養費征收步驟有哪些
2021-01-16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