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債務履行期變動情況下的保證期間起算
主合同當事人協議延長主合同履行期,不對保證期間產生影響,保證期間的起算和長短仍應當以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為準。
《擔保法解釋》第30條第2款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履行期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期間。”從此條可以看出,在這種情況下,保證期間的長短和保證期間的起算都不因主債務履行期的變動而變動。《擔保法解釋》的這一規定較之《擔保法》第24條的規定有較大進步。《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該條規定實際上取消了主債務履行期變動情況下的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只是在原保證期間內承擔保證責任。《擔保法解釋》的規定均衡了債權人和保證人雙方的利益,是立法的一大進步。
《擔保法解釋》的規定主要是針對債權人和債務人協議延長主債務履行期這一情形的。因此,主合同當事人協議延長主合同履行期,不應對保證期間產生影響,保證期間的起算和長短仍應當以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為準。
若主合同當事人不是協商延長主合同履行期,而是縮短主合同履行期,是否亦適用《擔保法解釋》的規定呢?
有為維護保證人的期限利益,應肯定當新的主債務履行期屆滿而主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并不發生,而只有原主債務履行期屆滿而主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才產生,債權人才能向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因為對于保證人來說,原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才是判斷主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的標準,債權人與債務人未經保證人同意而擅自為其設立的對其不利的標準不應對其生效。據此,筆者認為,在債權人和債務人擅自提前主債務履行期的情況下,保證責任仍應從原主債務履行期屆滿而主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產生,與此相適應,保證期間的起算點和長短都應維持原狀。換言之,此時仍有《擔保法解釋》第30條第2款的適用。這樣就可以確保保證人的利益不受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