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彈劾式訴訟
最古老的訴訟形式,始于奴隸社會。
彈劾式訴訟的特點:
1.不訴不理。訴訟是否提起完全取決于受害人。受害人不起訴,即使發生的罪惡再嚴重,官府也不去主動干預。
2.受害人和被告人在法庭上地位的平等的,雙方可以自由辯論。
3.法官在訴訟中處于中立地位,只有裁判權,沒有對罪犯的控訴只能。
4.審判公開進行。旁聽群眾對是否構成犯罪可以發表意見。
二、糾問式訴訟
古老的訴訟形式,適于封建社會。
糾問式訴訟的特點:
1.一旦出現犯罪,國家官吏有權主動追究犯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報案。
2.控訴職能和審判職能不分。法官集偵查權、控訴權和審判權于一身。
3.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只承擔義務,不享受任何權利,更沒有辯護權。
4.依被告人口供定案,刑訊與審判緊密聯系在一起。
5.一般不公開審理。
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糾問式傳統影響很深。中國封建制度下還有一個特點,國家不設專職法官,法官由行政長官兼任。
三、混合式訴訟
起源于資本主義社會。
混合式訴訟的特點:
1.將刑事訴訟分為兩個階段。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分離。偵查機關負責追訴,實行糾問式訴訟,法院負責審判,實行彈劾式訴訟。
2.偵查起訴階段實行糾問式訴訟。
①被害人不是原告,不管被害人是否控告,國家也要依職權追究犯罪。
②被告人不能作為訴訟客體對待,訴訟權利差。
③偵查活動不公開,不可辯論。
3.審判階段實行彈劾式訴訟。
①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沒有公訴人起訴法院不能主動追究犯罪。
②法官居于裁判者地位,沒有控訴只能。
③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地位平等,可以辯論。
④審判公開進行。
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是混合式刑事訴訟形式。
即:
不管有沒有被害人,被害人是否控告,國家都要依職權追究犯罪。是否立案,是否起訴,是否定罪,由國家決定,不由被害人決定。
偵查機關的職責是查明事實,無權力決定公民是否有罪和如何處罰。
檢察院作為國家機關行使控訴職能,一般情況下被害人不是原告。
法院實行不告不理原則,不能主動追究犯罪。
檢察院行使控訴職能,辯護律師行使辯護職能,雙方地位平等,可以辯論。
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和個人干涉。
審判公開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其債權人要如何處理
2021-03-04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