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會不會判刑?不一定。
刑事案件一律公開進行,不一定當庭宣判。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免于刑事處罰和緩刑有什么區別
緩刑雖也可以看作是有條件地免除犯罪分子的刑罰,但它與免予刑事處罰存在以下不同之處:
1、免予刑事處罰是依法只對被告人定罪,但不判處刑罰;而緩刑是對被告人既要定罪,又要判處刑罰,只是所判刑罰暫不執行。
2、免予刑事處罰的適用根據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而適用緩刑主要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3、被宣告免予刑事處罰的罪犯,不存在曾經被判過刑的問題,也不存在就被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再執行刑罰的可能性。而緩刑犯確實是被判處過一定刑罰的,雖然宣告暫緩執行,但卻保留著執行的可能性,即是否執行原判刑罰取決于罪犯在緩刑考驗期內是否又犯新罪、發現漏罪或者嚴重違反有關監督管理規定。即使是緩刑考驗期滿而事實上未執行原判刑罰,也不能改變其曾經被判過刑的事實。
4、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分子,即使再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也不存在適用數罪并罰的問題,因為前罪本來就未判刑;而緩刑犯在考驗期內如果再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則應撤消緩刑,把原判決確定的刑期與新犯罪或者發現的漏罪的刑期,進行并罰。
犯了刑事案件之后不懂得自己會被怎么判刑,自己的確需要律師的幫助,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保戶須知
2021-03-25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