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事實
一、小昕駕駛一輛新車上路,途中撞及一輛闖紅燈的汽車,小昕也因此受有損害叁十萬元,小昕與對方達成和解,對方愿意賠償二十萬元,對方當場支付,并在簽訂和解契約書中加註一條:「本和解成立后,被害人愿意放棄一切民、刑事請求權」,隨后小昕的保險公司依保險契約給付小昕保險金十五萬元,保險公司可否主張保險代位,向對方請求十五萬元賠償呢?
二、承上,如果小昕在發生車禍后,保險公司在和解前立即給付保險金,可否向對方請求呢?
解析
車禍和解是一門大學問,如何求償?如何賠償?都必須經過雙方溝通。現在的社會中,保險的觀念越來越普遍,多數的駕駛人都有保險,因此在車禍和解時保險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參與其中,保險公司在車禍肇事發生后應依保險契約進行理賠,而在理賠后,得依保險法第五十叁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于第叁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于給付賠償金額后,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于第叁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向對方求償,但是保險法第五十叁條規定,有沒有限制呢?是不是所有的情況保險公司都可以行使代位權呢?
保險法第五十叁條的代位權,是一種債權移轉,也就是保險公司在理賠后,就理賠金額範圍內,將被保險人對第叁人的請求權移轉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向第叁人求償,如果被保險人并沒有權利,自然就不會發生移轉權利的效果,在案例事實一部分,小昕當場與對方達成和解,并拋棄民、刑事請求權,因此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后,無法從小昕身上獲得向對方求償的權利,因此保險公司無法行使保險代位權。反之,在案例事實二部分,保險公司先為理賠后,小昕向對方求償的權利并未消滅,自然可以在理賠金額範圍內行使保險代位權。
就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能否向對方求償的關鍵在于小昕與對方達成和解的時機,看起來對保險公司并沒有保障,但是保險公司可以依保險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保險人得約定被保險人對于第叁人就其責任所為之承認、和解或賠償,未經其參與者,不受拘束。但經要保人或被保險人通知保險人參與而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藉故遲延者,不在此限」,在簽訂保險契約當時便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當事人談和解時在場,否則可以不受雙方和解內容拘束。
因此我們提醒您,在車禍發生后,應儘速與您的保險公司聯絡,在和解時最好讓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在場,千萬不要等到和解完畢才告知保險公司,事實上,保險公司人員對于車禍案件的和解流程頗有經驗,事前向他們請教,也能避免您在和解當時吃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傷害罪辯護詞怎么寫
2020-12-11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