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案件的審判程序
1、開庭審理前的準備
開庭審理前,應當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法定代理人無法出庭或者確實不適宜出庭的,應另行通知其他監護人或者其他成年近親屬出庭。經通知,其他監護人或者成年近親屬不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記錄在卷。
開庭審理前,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判長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安排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親屬、教師等人員與未成年被告人會見。
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進行調查。
2、開庭審理
法庭審理時,審判人員應當注意未成年被告人的智力發育程度和心理狀態,要態度嚴肅、和藹,用語準確、通俗易懂。發現有對未成年被告人誘供、訓斥、諷刺或者威脅的情形時,應當及時制止。
法庭調查時,審判人員應當核實未成年被告人在實施被指控的行為時的年齡。同時還應當查明未成年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行為時的主觀和客觀原因。
法庭審理時,控辯雙方向法庭提出從輕判處未成年被告人管制、拘役宣告緩刑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等適用刑罰建議的,應當提供有關未成年被告人能夠獲得監護、幫教的書面材料。
3、宣判
定期宣告判決的,合議庭應當通知公訴人、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法定代理人不到庭或者確實無法到庭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近親屬到庭,并在宣判后向其送達判決書副本。
人民法院判決未成年被告人有罪的,宣判后,由合議庭組織到庭的訴訟參與人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教育。如果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其他成年近親屬或者教師、公訴人等參加有利于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的,合議庭可以邀請其參加宣判后的教育。
二、未成年人案件的審判原則
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除了遵守我國《刑事訴訟法》對于所有刑事案件的基本原則外,還有其獨特的原則。
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特有原則
(1)不公開審理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都規定了對于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的不公開審理原則。不公開審理原則相對于普通刑事案件公開審理是個例外,這樣規定的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發育存在不成熟和缺陷,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要盡可能幫助犯罪的未成年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正常回歸社會,在良好的環境下改正其錯誤。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相對于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最大區別,這在世界各國的立法和相關國際條約中都得到了體現。
(2)寓教于審原則(教育、感化、挽救方針)
寓教于審原則也有學者稱之為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該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整個過程中,應當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最重要的是對未成年人的挽救和幫助其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理,除了追究其刑事責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和感化。該原則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中做了進一步的規定,該原則考慮到未成年人因為其不成熟、身心發展不健全,因此教育便成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最重要的方針和原則。該原則還要求,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護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使寓教于審的原則貫穿于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始終。
(3)迅速簡約原則
迅速簡約原則指人民法院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判應該迅速進行,使未成年被告人的刑事訴訟程序能夠盡早結束,使其在訴訟中受到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這一原則同樣考慮到了未成年人的不成熟和身心發展不健全,未成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壞的方面尤其如此,因此,要盡可能的減少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對于未成年人的不利影響必須做到迅速、簡約。因此筆者認為,在對未成年人進行審判的過程中,如果犯罪比較輕微并且未成年人認罪的案件中,可以采用簡易程序,使法庭審理能夠盡快結束,最大可能的減少刑事訴訟案件對于未成年人的影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普遍的采用了簡易程序,這符合聯合國對于未成年人司法程序的精神。
(4)全面調查原則
全面調查原則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過程中,除了像普通刑事案件需要審理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實外,還要調查與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相關的其他因素,從各個方面有針對性的對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進行審理,要獲取未成年人的生長經歷、家庭情況、教育背景、身心是否健康等因素,便于司法工作人員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感化和挽救,這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英國設置專門的緩刑官負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調查;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則是由緩刑局擔任這份工作;《刑事訴訟法》對于該項原則也進行了規定。主要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負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第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會調查不是必須進行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為“可以”;第三,社會調查制度要求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除了需要查清案件事實外,還需要調查未成年人的生長經歷、家庭情況、教育背景、身心是否健康等,在特別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進行特別的司法鑒定。該項原則的規定,是有利于司法機關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更好的使其認錯改錯,根據每個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這就是全面調查原則最重要的意義。
(5)分案處理原則
分案處理原則指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訴訟案件時,應當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成年人刑事案件分別辦理,程序分別進行,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要分開關押,分開審判。目的在于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防止被交叉感染,另一個目的則是對未成年人的待遇區別于成年人。分案處理原則最根本的要求是對于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的專業化和專門化。
綜上所述,關于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制度的完善,如果從有利于保障其權利的角度來看,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所以我們也應該給予未成年人人更多的關注。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部督辦案件算不算嚴重
2021-01-22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