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適用強制措施的情形有哪些
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尚處于探索階段,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正是構建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辦理應秉承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須遵循比例原則,并通過法律法規明確條件、統一標準。與此同時,不斷完善非羈押性強制措施與羈押性強制措施的輔助、保障機制,及時切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人格的發展進程,可以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犯罪,進而解決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明確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適用條件
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無論采取羈押性強制措施還是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目的都在于及時、有效地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盡管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相較于羈押性強制措施在未成年人改造及人權保護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輔助、保障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過多地強調對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護,也可能存在一些負面效果。
我國秉承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案件辦理過程中,要對不同年齡、不同情況的未成年人,實行區別對待,注重寬與嚴的有機統一,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強制措施的選擇需要在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權之間實現平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運用要求綜合考量審前羈押必要性與非羈押措施潛在風險,在保障訴訟程序順利進行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因為犯罪給未成年人帶來的消極影響,但對于性質嚴重、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后果嚴重的犯罪案件涉罪未成年人,應依法懲處。
因此,學者認為,應對辦案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分析論證,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適用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條件予以明確,為全國辦理此類案件提供統一的標準。然后,逐步將“散見于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中的專門條款加以歸攏、細化和完善”,最終形成獨立的體系,為今后辦理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準確適用強制措施奠定基礎。拓展非羈押性強制措施適用空間
社會治理和未成年人保護是轉型時期我國較為關注的問題,通過教育、矯治的方式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干預,使得其內心想法和認知發生轉變,有利于其回歸社會。非羈押性強制措施效能的發揮,不能僅靠司法機關實施監管,還要充分發揮社會的力量。
完善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執行方式。非羈押性強制措施包括傳喚、監視居住和取保候審,司法實踐中多數采取取保候審的方式,然而取保候審的保證方式單一,監督作用有限。目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適用取保候審的條件、程序等規定與成年犯罪嫌疑人相同,盡管保證金的方式方便,但是現有法律并未對保證金的數額作出明確規定,其辦理手續也較為繁瑣。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經濟條件無法支付保證金時,這一方式就無法適用。當面對的是無監護人、無固定住所、無經濟來源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本地而其父母在外打工且無人監管時,保證人的方式也無法適用。所以,司法實踐中,有的試圖根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情況拓寬取保候審合適保證人的范圍,以期保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情節較輕,認罪態度良好,但無法提供保證人時,司法機關應為其指定符合條件的無利害關系人,依法履行保證人的職責。合適保證人制度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也體現了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國家干預立場和國家監護理念。但是,該制度缺乏相關法律依據,合適保證人的權利義務不明確,導致其承擔的職責范圍、不履職應承擔的法律后果等內容都處于模糊狀態,嚴重阻礙了未成年人監管幫教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合適保證人制度,為建立獨立的未成年人取保候審制度奠定基礎。
構建社會觀護基地。社會觀護基地是借助社會力量在非羈押狀態下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監管,從而實現心理疏導、行為矯正目的的場所。在符合條件的社區、企業、社會福利機構等單位中擇優選擇成立社會觀護基地,充當保護人的角色,可以為非羈押性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提供保障。此外,社會觀護基地正逐步給涉罪未成年人安排文化知識、勞動技能等多方面內容的學習,并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等,促使其真心悔悟。所以說,社會觀護基地的構建有利于推動實現未成年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有序銜接,有利于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
被取保候審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監管工作應盡可能多地交由社會力量進行,以利于辦案人員高質量地處理案件,并保證羈押場所內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監管工作及時落到實處。因此,社區矯正部門和司法社工應當加入到對非羈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管幫教的行列,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制定監督考察方案和幫教矯正計劃,承擔起行為矯治、心理疏導等一系列監管幫扶工作。此外,幫教人員還需要不斷提高法律、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逐步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服務供求信息共享平臺,跨機構、跨區域協作及資源鏈接機制,以保障監管幫扶工作達到預期效果。控制和完善羈押性強制措施適用
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是我國刑事訴訟程序向法治化、文明化邁進的重要內容。強制措施的選擇適用,既要做到保障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和公權力的充分行使,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人權。?轉變過去以保障訴訟順利進行為主要目的的觀念。司法實踐中,羈押性強制措施的采取多傾向于考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存在逃匿、失蹤等行為,以保障訴訟順利進行。實踐中,外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比例通常較高,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外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實施羈押措施是為了防止其逃匿。新形勢下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羈押的根本目的在于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教育、輔導、考察,因而在作出羈押決定前應全面考慮、綜合評估,尤其要考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身體情況、性格特征、心理素質、社會關系、家庭氛圍等個人情況,及時、準確地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訓導和挽救。將關注重點轉移到羈押場所內如何提高教育、輔導水平及警示作用的發揮,及時調整強制措施種類及強度,從而改變過去一保到底或一捕到底的狀態。
etch:normal; text-indent:2em;">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并不少見,未成年人在進行判刑的時候,一般是采取寬大處理的處理方式,未成年人的價值觀還沒有形成,在今后可以進去錯誤的改正,未成年人也適用取保候審,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它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營業房拆遷時,評估的依據是什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