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親屬是否有權申請回避呢
近親屬不是訴訟當事人,不能申請回避。
二、有權申請回避的人
1、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fā)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回避: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
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未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司法人員未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回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回避。偵查人員在回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回避,如回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也有專門規(guī)定。關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回避申請?zhí)岢龅?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wǎng)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回避”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lián)系我們律霸網(wǎng)平臺的專業(yè)律師,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的自主擇業(yè)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2-29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營業(yè)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guī)劃拆遷補償,有區(qū)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