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提出申請回避
一、回避的人員范圍
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范圍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最高法院《解釋》規定,人民陪審員、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和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屬于適用回避的人員范圍。
二、回避的理由
刑訴法第29條: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30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但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的任職回避。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后,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準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后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離任2年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三、回避的種類
回避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種。
四、回避的程序
公安司法人員在立案及以后的訴訟程序中,發現有依法應予回避的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他們回避。
刑訴法第31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申請回避”的相關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對個人貸款業務進行監督的是誰
2020-12-23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