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關于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從現行刑法和刑訴法的有關規定來看,均限定為物質方面的損失。刑訴法第77條第1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用的是“物質損失”;同條第2款規定,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用的是“財產損失”;刑法第36條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用的是“經濟損失”。表述雖不同,詞義卻完全一致,均將精神損害排除在外。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通過的《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2款更是明確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精神損失而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則更明確地阻斷了被害人精神損害請求賠償的法律救濟途徑。
關于附帶民事訴訟應否包括精神賠償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經歷了一個由不承認到承認的發展過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精神損害納入了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1982年民法通則通過后,我國請求民事侵權的賠償范圍已擴大到侵害人身權,附帶民事訴訟在性質上實際屬于民事訴訟,也應當受民事實體法的調整。因此,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在附帶民事訴訟中應同樣能適用。但遺憾的是,1996年修正刑訴法時,沒有對附帶民事賠償范圍作修改。
現在,隨著一些調整精神損害法律法規的司法解釋的出臺,擴大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的條件已經成熟,應該早日進行立法調整,理由是:
一、擴大賠償范圍,引入精神損害賠償代表了附帶民事訴訟范圍的一般發展趨勢,符合國際上通常的法律實踐;
二、擴大賠償范圍有利于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精神損害賠償的合法救濟途徑;
三、我國精神賠償的司法實踐和人們對日益提高的法律意識(包括精神賠償),為修改范圍創造了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清遠市農村宅基地拆遷申請人包括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