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大量增加,受害人的賠償要求越來越高,判決賠償數額逐年增大,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執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結案率偏低,執行標的到位率不高,申請人意見較大,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切實得到法律保障。
對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賠償主體具有特殊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主體有: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監護人;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這些賠償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作為被執行人時,履行能力普遍較差,相當一部分的經濟收入水平不高,犯罪前本身就沒有多少財產,犯罪后也沒有多少財產可供執行。對于已被判處刑罰的被執行人,也不可能靠其自己的融資能力償還債務,對那些被告人已被執行了死刑的案件,執行時其親屬的對立情緒較大,往往不配合法院進行財產調查,對其遺產情況難于摸清,財產界定困難。
其次,在訴訟程序方面,由于目前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部分的審判中,賠償數額采用全額賠償原則,并不考慮被告人的實際賠償能力,導致執行標的與被執行人的實際履行能力差距增大,增加了執行難度。少數案件由于訴訟程序的安排問題導致錯過了執行時機,使原本有執行條件的被執行人在法院執行時已喪失執行條件。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為破解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執行難問題,除了執行人員依法加大執行力度、盡職盡責查找被執行人財產外,還應該采取如下對策:
首先,應該在執行方法上不斷創新。對于被執行人的房產變現難的問題,可采取變通的方法執行,先對該房產進行評估,將被執行人應有的份額確定下來,再動員被執行人的家屬購買被執行人的份額,所得款項用于償還被執行人所負債務;如該房產確實無法變現,執行法院可將其房產實際控制,交由申請人或房屋中介機構管理,由申請人或房屋中介機構出租,以租金收入償還被執行人所負債務,債務清償后,房產歸還被執行人。
其次,為提高執行到位率,需要審理機構及相關機關共同努力。審理機構在審理時,要注意審執結合,注意對被告人的財產狀況進行摸底調查,由受害人申請或依職權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立案機構應采取措施,在一定情形下賦予被害人在刑事訴訟提起前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以利于案件的執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房屋拆遷臨時安置費多少錢
2021-01-17農村拆遷安置標準不統一怎么辦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