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的通知
法〔2001〕164號
本院各單位: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已于2001年10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95次會議通過,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現將該規定印發給你們。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學習,充分做好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的有關條款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附: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
為了嚴格執行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關于審理期限的規定,提高審判工作效率,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一、本院各類案件的審理期限
第一條審理刑事上訴、抗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第二條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一個月。
第三條審理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的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案件,期限為五日。
第四條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五條審理賠償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第六條辦理刑事復核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辦理再審刑事復核案件的期限為四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
第七條對不服本院生效裁判或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復查駁回、再審改判的各類申訴或申請再審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審查完畢,作出決定或裁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八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視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裁定再審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第九條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按規定向我院請示的各類適用法律的特殊案件,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第十條涉外、涉港、澳、臺民事案件應當在庭審結束后三個月內結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
第十一條辦理管轄爭議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十二條辦理執行協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二、立案、結案時間及審理期限的計算
第十三條二審案件應當在收到上(抗)訴書及案卷材料后的五日內立案。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裁定或決定的次日立案。刑事復核案件、適用法律的特殊請示案件、管轄爭議案件、執行協調案件應當在收到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的案卷材料后三日內立案。
第十四條立案庭應當在決定立案并辦妥有關訴訟收費事宜后,三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相關審判庭。
第十五條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申訴或申請再審的審查期限從收到申訴或申請再審材料并經立案后的次日起計算。涉外、涉港、澳、臺民事案件的結案期限從最后一次庭審結束后的次日起計算。
第十六條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期間依照本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第九條執行。案情重大、疑難,需由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的案件,自提交審判委員會之日起至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之日止的期間,不計人審理期限。需要向有關部門征求意見的案件,征求意見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參照《若干規定》第九條第八項的規定辦理。要求下級人民法院查報的案件,下級人民法院復查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第十七條結案時間除按《若干規定》第十條執行外,請示案件的結案時間以批復、復函簽發日期為準,審查申訴的結案時間以作出決定或裁定的日期為準,執行協調案件以批準協調方案日期為準。
三、案件延長審理期限的報批
第十八條刑事案件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七日以前,向院長提出申請。
第十九條其他案件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十日以前,向院長提出申請。
第二十條需要院長批準延長審理期限的,院長應當在審限屆滿以前作出決定。
第二十一條凡變動案件審理期限的,有關合議庭應當及時到立案庭備案。
四、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本院各類案件審理期限的監督、管理工作由立案庭負責。距案件審限屆滿前十日,立案庭應當向有關審判庭發出提示。對超過審限的案件實行按月通報制度。
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本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執行。
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的有關條款
第九條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準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后,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四)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后的時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七)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八)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九)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十)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后,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二)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第十條人民法院判決書宣判、裁定書宣告或者調解書送達最后一名當事人的日期為結案日期。如需委托宣判、送達的,委托宣判、送達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前將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送達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委托書后七日內送達。人民法院判決書宣判、裁定書宣告或者調解書送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結案時間遵守以下規定:
(一)留置送達的,以裁判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日為結案日期;
(二)公告送達的,以公告刊登之日為結案日期;
(三)郵寄送達的,以交郵日期為結案日期;
(四)通過有關單位轉變送達的,以送達回證上當事人簽收的日期為結案日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做遺囑執行人嗎
2021-03-14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