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二審程序中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于下列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應當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三百一十七條下列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應當開庭審理的其他案件。
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被告人沒有上訴,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上訴案件,雖不屬于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有條件的,也應當開庭審理。(可以理解為有條件的可以開庭,沒有條件的就可以不開庭)。
根據以上規定,建議被告或者辯護律師在上訴時盡量從一審的事實和證據方面有異議,影響定罪量刑進行闡述,爭取二審能開庭審理,這樣給二審改判多一些機會。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
發回重審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第一審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通過裁定的方式,撤銷原判,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包括兩種案件:
1.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
2.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中,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所謂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包括:
(1)違反刑事訴訟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如,案件性質不是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犯罪嫌疑人也不是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但在一審中沒有實行公開審判。據以定案證據沒有當庭質證等等。
(2)違反回避制度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中及有關人員依法應當回避而不回避的。例如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或者其他應當自行回避的人員沒有回避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身份證借錢需要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08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