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復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進行復審核準所遵循的特別審判程序。其重要性在于它是被告人生命權的最后一道屏障,經過死刑復核核準的案件,就意味著被告人生命的終結。有了這么一道關卡,就可以有效防止錯殺。不僅如此,嚴格遵守刑事訴訟程序,是保證死刑判決正確性的前提。因而,法律規定的死刑復核程序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死刑復核的存在意義也是重大的。
兩審終審制既是我國法律規定的一項基本的司法制度,也是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死刑復核程序則是獨立于兩審終審制以外的重要的司法制度和特別的訴訟程序,也是判處死刑案件的必經程序。按照這一特別程序,人民法院做出的適用死刑的判決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方能生效。正因如此,正確執行這一程序,對于保證辦案質量,切實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的長冶久安均有重要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對死刑的適用及死刑復核程序極為重視,并隨著治安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中心工作的需要,對其做出了一系列政策性調整。建國初期,我國就明確肯定了死刑復核制度。死刑案件的核準權分別由省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特令的行政公署、大行政區人民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享有,依案件的具體情況行使。文革時期,死刑案件核準權由省級革命委員會行使。至1979年制定的刑法、刑訴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均明確規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1996年和1997年修改刑法、刑訴法時對此再次做出了重申。然而,長期以來,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將絕大多數死刑案件的核準權“授權”給高級人民法院行使,當高級人民法院對絕大多數死刑案件同時行使終審權和核準權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客觀現實:死刑復核程序已形同虛設。
我國的死刑復核程序現存有諸多弊端,其中最大問題就是死刑核準權的下放已有22年,其帶來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死刑復核程序與二審程序合二為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良教授指出,《刑法》、《刑事訴訟法》只規定了死刑復核權由最高人民法院獨家行使,所以規定死刑復核權可以下放給省一級高院的《人民法院組織法》明顯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相抵觸。死刑復核權的下放,勢必帶來死刑犯之間的不平等。各地方法院對判處死刑的標準可能不同,就會造成在這個省不被判死刑的人,換到另一個省卻要判死刑。而且,殺人、搶劫等危害社會治安的死刑案件只能由省一級法院復核,而經濟犯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卻還能到最高法院復核,就造成了不同種類罪犯的不平等。這有損國家的法制統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