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原因有哪些
下落不明又分絕對的下落不明和相對的下落不明。由意外事故導致的下落不明,是絕對的下落不明,對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而言,均不知被告人的下落,而被告人故意逃匿和隱匿所導致的下落不明,是相對被害人和案件處理的司法機關而言,不知被告人下落,相對其親屬朋友則不然。筆者在文中所提的被告人下落不明情形,指相對的下落不明。相對下落不明的形成也有客觀原因。
(1)被害人告訴不及時。
侵害行為發生后,被害人一方面基于“和為貴”的傳統思想,不希望和對方對簿公堂,另一方面因急需醫療費等,希望經濟方面得到及時補償,習慣向居委會等民調組織反映,愿意與對方和解,在難以達成一致協議的情況下,“被迫”著手取證工作,再行向人民法院起訴,往往時過境遷,被告人或變換住所,或外出務工,以致下落不明。司法實踐中,常見的情況是,人民法院送達訴狀時找不到被告人。
(2)流動人口管理的疏漏。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靈活多樣的勞動用工合同制,形成全國人口大流動,而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易導致涉案人員長期逍遙法外。如公安機關對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存在只登記不回告(指回告原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公安機關),和審查不嚴的誤登、漏登等疏漏,使案發地司法機關難以掌握涉案人員行蹤,促其歸案。
(3)立案查處不及時。
故意傷害輕傷等輕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均可直接受理,在兩家均有管轄權的情況下,規定由最先受理的機關立案查處。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只要符合立案條件,人民法院能夠立案審理。但公民受到不法侵害后,第一反應通常是向公安機關報警,而公安機關接警處理時,認為系輕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直接立案審理,為節省訴訟成本等原因,沒有作必要的偵查取證。也因為依據法律規定應屬其管轄而不便直接移送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大多以告知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方式結案。當被害人轉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時,被告人因沒有受到任何強制措施限制,或逃匿或隱匿以致下落不明。公安機關作為先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機關,沒有按規定及時立案查處,使被告人乘機逃脫法律追究。
(4)強制措施不力。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被告人采取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決定逮捕”。從法律規定來看,被告人的到庭和歸案,有上述強制措施作保證,但實際執行效果欠佳。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養老金補發
2021-01-07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指定代理
2021-03-11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