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審判監督程序實行一審終審制,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審判監督程序不同于普通程序,它只是一種特別救濟措施。應當說,刑事審判作為一種實踐活動,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制約難免出現錯誤。因之,各國有上訴審程序之設以資救濟,第一審程序與上訴審程序共同構成普通程序。案件經普通程序審理終結后,裁判即發生法律效力,獲得既判力,不應再行審理與改變。但是裁判的安全性與公正性可能發生矛盾,即生效的裁判可能是錯誤的。基于不同的價值理念,各國對生效裁判的再審程序有不同規定但均有嚴格的限制,非具有法定條件不得提起再審程序。再審程序是在普通程序基礎上進行的,作為特別救濟程序,不必再設置上訴程序,否則,再審程序只會演變為第二次普通程序,抹煞再審程序的特殊性,從而不利于再審程序的完善。
其次,審判監督程序實行一審終審制原則,可以縮短訴訟周期,盡快實現裁判的穩定性。再審程序實為不得已而采取的特殊措施,若再行兩審終審、準許上訴,無疑將使訴訟周期大為延長,訴訟法律關系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裁判的權威也因穩定性不足而受到威脅,這與訴訟作為國家解決爭端的司法活動的嚴肅性極不吻合。再審程序作為特別救濟手段有必要有可能也應該實行一審終審制,從而縮減訴訟時限,實現裁判的盡快穩定性和國家審判活動的有效性。
再次,審判監督程序實行一審終審制原則,有利于實現程序經濟,提高訴訟效益。在我國,司法資源嚴重短缺的狀況依然存在,因此在進行程序建構時,必須體現經濟性原則。再審程序中如果設置上訴審程序,則再審所作的救濟裁判將會毫無限制地被上訴,上訴的無條件性造成程序的繁瑣化,空耗國家有限的司法資源,并增加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訟累。實行再審程序一審終審制,有利于實現國家司法資源的優向配置,充分利用現有司法資源,提高綜合訴訟效益。
最后,審判監督程序實行一審終審制原則,仍能保證程序的公正價值。有人認為,再審程序實行一審終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無法保證再審案件的質量。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再審程序作為特別救濟程序,只有在具備法定條件即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前提下并由法定的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決定才可開啟。人民法院對再審案件極為審慎,審理前要經過全面審查,并可進行必要的調查,這些為正確處理再審案件奠定了基礎。并且刑事訴訟法規定再審案件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需要延長時不超過六個月),比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為長。應當說,經過再審,足以保證案件能夠得到正確處理。即便仍有少數錯誤的裁判,以后若有法定理由,還可再次啟動再審程序予以救濟,因為各國刑事訴訟法均沒有限定提起再審程序的次數,我國亦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
2020-11-29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嗎
2020-12-04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拆遷時土地證上的面積算嗎
2020-11-19拆遷補償方式有哪幾種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