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如何知道是否起訴
一但被起訴,法院會送達法律文書的,無需自己查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刑事案件審查起訴期限從何開始計算
一個案件一般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審限最長為:1.5月+1月+1.5月+1月+1.5月=6.5月。但是如果是改變管轄或上報案件,是不是“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又有6.5月的審查期限呢?答案卻是否定的,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改變管轄前后退回補充偵查的次數總共不得超過兩次”,所以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退補也最多不超過2次,因此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審限最長為1.5+6.5=8個月。
刑事案件審查起訴期限的意義
明確了審查起訴階段的審限,對于我們提高辦案效率,防止超期羈押具有重大意義。但在理論上,如果一個基層檢察院如果退補兩次再上報上級檢察院,那么留給上級檢察院的審限就只有1.5月,而上報案件一般都是重大、疑難、社會影響比較大的案件,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也相對較多。而且,這種案件一般不能采用改變強制措施的變通規定,如果由于審限的原因導致案件不能順利訴訟,就太遺憾了。所以,筆者建議,在檢察系統內部,對改變管轄和上報案件在補充偵查的問題上,應有相關規定,即禁止或限制最先受理案件檢察院的補充偵查次數,保證最終受理案件檢察院的審查起訴的時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刑事案件是對社會危害較大的案件,刑事案件審查起訴期限的規定有助于保證公民的合法權益。訴訟可以有被害人提出,也可以有公訴人提出。不管誰提出訴訟都要在刑事案件起訴期限內提出。對于提到的復雜情況的,可以根據相關規定處理。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需要承擔虧損嗎
2021-03-02實物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1-26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房產典當
2021-03-14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