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行為能力上講,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大多數的民事活動都需要有監護人的追認才能有效。但在債權債務關系中,未成年人簽的欠條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而未成年自身又沒有償還能力時,債權人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呢?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本文將一一為您講述。
一、未成年人簽的欠條是否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因此,所謂的債務人在實施借款這一民事行為時若的十周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其數額較大的借款并非其按常理、智力所能理解并預見相關法律后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因此,未成年債務人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依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事后追認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第五條第一款“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
基于監護人具有對被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也可被作為討債對象。
但是,法律規定的監護人范圍較廣,而且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本身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自己有財產,有的則無財產。
因此,僅僅了解監護人可以作為討債對象還不夠,還必須掌握其中的細節,以避免在催款清欠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應該明確,關于監護人范圍的規定不等于監護人的確定,法律規定監護人的范圍,是為防止出現被監護人無人監護的各種情況,而規定一定的順序的目的,則在于讓人們按排列次序確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因而,作為債權人在一情況下可以以此類推,確定誰是監護人,并向其請求賠償。
未成年人的欠條不一定會無效,亦不一定會有效,而在有效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就成為債務人,需要向債權人償還債務。如果未成年人本身無法償還,債權人可向未成人的監護人討債。但具體應該怎么討債才有效,建議您咨詢專業的債權債務律師,以更好地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維護您的合法債權。
業務員個人出具的欠條是否對公司發生效力
沒有欠條但有錄音有用嗎,錄音的效力是怎樣的?
別人欠錢不還怎么辦?有欠條怎么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完結婚證后買房子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10走私貴重金屬罪辯護詞
2020-12-20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自己貸款能用別人的抵押物嗎
2021-03-21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