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的加入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辦?
從中斷時起的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在我國,訴訟時效是為了讓當事人在訴訟時效的期間可以得到權益的保障,這個時效的期限一般為三年,要是訴訟時效過了那么當事人的權益便不再受法律保障了,但中斷時效后訴訟時效的時間又重新算。
訴訟時效是指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期間,一般訴訟時效為三年,最短訴訟時效為一年,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是否允許中斷,現(xiàn)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保證債務為主債務的從債務,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決定從債務訴訟時效,兩者是同步關系,即從主原則;另一種觀點認為,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存在中斷,一旦進入訴訟時效,僅為三年,即債權人必須在三年內向保證人提起訴訟,否則保證人免責,即獨立原則。
二、訴訟時效的相關規(guī)定
1、訴訟時效起算時間不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據(jù)此規(guī)定,由于主債務履行期滿而未受清償,表明權利從此受到侵害,因此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時間是從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其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據(jù)此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是從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向保證人第一次主張權利之日起開始計算。
由于保證期間(六個月或雙方約定的時間)是從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因此主債務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一般先于保證債務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訴訟時效中斷不同。根據(jù)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規(guī)定可知,主債務訴訟時效,法律規(guī)定是允許中斷,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因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而發(fā)生中斷,是容易理解,兩者存在訴訟時效中斷區(qū)別。但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本身是否允許中斷?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由此法律界產生不同的理解。筆者認為,不應允許中斷。理由是:
從維護保證人利益出發(fā)。保證人向債權人擔保債務,一般建立在債務人當時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基礎之上,現(xiàn)實中沒有誰愿為一位明知是毫無償還能力的債務人提供擔保。但債務人的經濟狀況或經濟實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改變,當然有的變好,也有的變糟,變糟的將對保證人不利。為保護保證人的利益,該法條規(guī)定,一般保證債務在保證期間與主債務被起訴或被仲裁同時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斷,但是最終中斷,以限制其訴訟時效因重復中斷而拉長,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因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而中斷,也就是限制了其訴訟時效不宜過長,否則會造成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因債務人償還能力的下降或喪失,而影響其保證債權的實現(xiàn)。其實《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及第二十六條分別規(guī)定在一般保證及連帶責任保證中,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責。此法條就是對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時間限制,不允許保證時間過長,以免對保證人不利。若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本身允許中斷,其連續(xù)中斷后,最長時間可為二十年(不含使用的保證期間),這與擔保法對保證時間的限制相悖。因此,從這種意義上可理解,連帶責任保證中,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因債權人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而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此舉只是引起保證期間的終結,繼而引起訴訟時效的開始。同理,一般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本身同樣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因此,連帶責任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允許中斷,是符合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
綜上所述,訴訟時效的一般期限為三年,但是也有因為其他情況而一年或者二十年的,二十年是最長的訴訟時效。之所以有訴訟時效就是因為,訴訟人的合法權益在這個時效內才受到法律的保障,而當時效中斷后就需要重新計算中斷時效來延長保護期限。
消費者維權訴訟時效是怎么規(guī)定的
民間借貸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民法總則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shù)姆绞接心男?刑事賠償?shù)牧x務機關是什么
2021-02-21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債權優(yōu)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婚內協(xié)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yǎng)老保險嗎
2020-12-27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zhí)行怎么辦
2021-01-25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