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之后還可以起訴嗎?
履行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之后是不可以起訴的,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根據該規定,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種:
1、提起訴訟,指權利人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請求,申請給予法律上的保護。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沒有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時,銀行通常會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而較少使用仲裁這種方式;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即權利人向對方主張權利、提出履行義務的要求。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未足額償還借款本息時,銀行通常會向借款人發出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此種行為即屬于主張權利性質的行為,從銀行發出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之日起,訴訟時效中斷;此外,銀行從借款人賬戶扣收貸款的行為,亦屬于主張權利的行為。不論扣收多少金額,均從扣收之日起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3、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未足額償還借款本息的情況下,借款人向銀行提交還款計劃的行為即屬于此種性質,從借款人向銀行提交還款計劃之日起,訴訟時效中斷。
二、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是否隨著主債務一起中斷?
在一般保證的情況下,由于債權人必須首先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而不能直接單獨起訴保證人,但是經過訴訟或者仲裁后,債權人要保證人承擔責任時,可能已經過了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對債權人是不公平的。因此,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后,主合同的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也應當隨之中斷。
但是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由于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可以直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所以,當債權人主張權利后,保證期間就轉化為訴訟時效,并從債權人主張權利之時開始起算。也就是說,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不中斷。
債權債務關系在建立之后,債權人的權益在訴訟時效期間都是受到法律的保護的,若是債權人發現對方不想旅行義務,此時是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起訴的請求的,一旦起訴,必定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訴訟被法院審理結束之后,會開始新一輪的時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一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執行嗎
2020-12-22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房屋拆遷有營業執照能多賠多少錢
2021-01-26拆遷補償比例怎么計算
2021-01-20廣州舊城改造三分之二戶同意可強拆
2021-02-27商品房和住房拆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8廣州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