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是我國法律制定的時候肯定是存在著一些不明確的現象,那么對于這些不明確的規定內容就需要通過司法解釋或者一些其他的解釋方法來進行闡明,比如說我國擔保法就有著相關的解釋規定,很多人都了解一下。擔保法解釋規定的內容是怎樣的?
一、擔保法解釋規定的內容是怎樣的?
關于總則部分的解釋
第一條: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第二條:反擔保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債務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擔保方式可以是債務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質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者質押。
第三條: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第四條:董事、經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債務人、擔保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五條:以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或者不可轉讓的財產設定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以法律、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設定擔保的,在實現債權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該財產進行處理。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外擔保合同無效: (一)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對外擔保的; (二)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為境外機構向境內債權人提供擔保的; (三)為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投資部分的對外債務提供擔保的; (四)無權經營外匯擔保業務的金融機構、無外匯收入的非金融性質的企業法人提供外匯擔保的;(五)主合同變更或者債權人將對外擔保合同項下的權利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和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第八條: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第九條:擔保人因無效擔保合同向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或者在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內,要求有過錯的反擔保人承擔賠償責任。擔保人可以根據承擔賠償責任的事實對債務人或者反擔保人另行提起訴訟。
第十條: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擔保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第十二條: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二、關于保證部分的解釋
第十三條: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代為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如果保證人不能實際代為履行,對債權人因此造成的損失,保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不具有完全代償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以保證人身份訂立保證合同后,又以自己沒有代償能力要求免除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擔保法第七條規定的其他組織主要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獨資企業、合伙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聯營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四)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 (五)經核準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第十六條: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第十七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第十八條: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首先,擔保法解釋當中的第一個部分是關于總體概括的一種解釋。第二個部分是關于保證的解釋,比如說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在沒有經過書面同意提供擔保的情況下,保證合同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取保候審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借款合同保證有哪些擔保方式
“借條”換“欠條”,新擔保人不知情能否免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委托代理人
2020-12-15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