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不正當競爭行為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一般主體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36條的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我國的法人有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四類。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機關法人是國家機關,包括黨的機關、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這些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不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主體。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一般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按照企業法人登記法規登記以后即可以從事營利活動。
“其他經濟組織”,是指以經營商品或者服務為主要宗旨,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組織機構和財產,但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
自然人在市場活動中的基本作用是作為消費者參與商品交換關系,但是并不排除其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充當經營者的角色,從事營利性活動。
2、特殊主體
包括非法經營主體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哪些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下列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5、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6、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7、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8、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
三、經營者不得采用相關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依據都有哪些呢
2021-02-04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