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財產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物權,在物權取得中,原始取得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隨著老百姓物權意識的加深,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糾紛案件也頻頻發生。在處理此類糾紛中,正確對物權取得進行劃分非常關鍵,那么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小編通過整理的《物權法》相關知識具體介紹下。
一、物權的取得的內涵是什么?
物權取得,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或法律規定的其他類型的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取得,也稱為物牧的設定,因為它們都是所有權人在其物或財產上設立的負擔,麗使他人在一定期限享有用益權或在條件成就時的變價求償權。
物權取得后,其權利內容和客體物本身可能會發生變更,甚至因轉讓或客體消滅而消滅,這些行為和事實共同構成物權變動,又稱物權的得喪變更。
在物權變動中,取得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先取得物權,才會產生變動閽題。在物權取得中,首先是所有權的取得,因為只有有了所有權,才有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設定,才有轉讓、贈與等將所有權轉讓與他人和拋棄所有權的所有權喪失行為,才有整個物權體系的得喪變更。因此,研究物權變動必須首先研究物權取得,而研究物權取得必須首先研究所有權的取得。甚至可以認為,所有權的取得研究可以代表整個物權變動的研究。
由于物權對世性,因此,法律必須規定嚴格的統一規則,使取得的物權具有統一的對世效力。因而物權的取得必須是一種適法行為,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才能產生取得物權的效果。物權取得方式和要件的法定也是物權法定原則的重要體現。
二、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
物權取得可細分為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動產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的取得。
某些法律事實能夠引起這三種物權的發生,某些法律行為僅能引起其中一種或二種物權的發生。能夠取得不動產物權、動產物權、用益物權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行為和事實:
(一)合同。通過買賣、互易、贈與取得物權。
(二)善意取得。受讓人基于對不動產登記、動產占有的信賴,以對價善意受讓不動產、動產的物權,縱使出讓人無轉讓的權利,受讓人依然能夠取得該不動產、動產的物權。
(三)繼承、遺贈。公民死亡后,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的物權。公民死亡的時間,是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物權的時間。
(四)賠償、補償。通過獲得賠償、補償取得物權。
(五)判決、裁決。通過人民法院判決、仲裁庭裁決取得物權。判決、裁決生效的時間是當事人取得物權的時間。
(六)劃撥。通過劃撥取得物權。
(七)時效。通過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綜上所述,在物權的變動中,物權取得占了重要位置。物權的取得在行為上可以劃分為多種,包括合同、善意取得、繼承、賠償和判決等。在另一個分類角度又可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其中原始取得是人們獲取財產的最基本方式,廣泛應用在所有權的取得上。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擔保物權
【物權糾紛律師】對于“車輛未經登記是否能對抗第三人”的辨析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行為屬于隱藏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1數罪并罰最多不能超過幾年
2021-01-23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