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財產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物權,在物權取得中,原始取得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隨著老百姓物權意識的加深,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糾紛案件也頻頻發生。在處理此類糾紛中,正確對物權取得進行劃分非常關鍵,那么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小編通過整理的《物權法》相關知識具體介紹下。
一、物權的取得的內涵是什么?
物權取得,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或法律規定的其他類型的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取得,也稱為物牧的設定,因為它們都是所有權人在其物或財產上設立的負擔,麗使他人在一定期限享有用益權或在條件成就時的變價求償權。
物權取得后,其權利內容和客體物本身可能會發生變更,甚至因轉讓或客體消滅而消滅,這些行為和事實共同構成物權變動,又稱物權的得喪變更。
在物權變動中,取得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先取得物權,才會產生變動閽題。在物權取得中,首先是所有權的取得,因為只有有了所有權,才有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設定,才有轉讓、贈與等將所有權轉讓與他人和拋棄所有權的所有權喪失行為,才有整個物權體系的得喪變更。因此,研究物權變動必須首先研究物權取得,而研究物權取得必須首先研究所有權的取得。甚至可以認為,所有權的取得研究可以代表整個物權變動的研究。
由于物權對世性,因此,法律必須規定嚴格的統一規則,使取得的物權具有統一的對世效力。因而物權的取得必須是一種適法行為,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才能產生取得物權的效果。物權取得方式和要件的法定也是物權法定原則的重要體現。
二、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
物權取得可細分為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動產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的取得。
某些法律事實能夠引起這三種物權的發生,某些法律行為僅能引起其中一種或二種物權的發生。能夠取得不動產物權、動產物權、用益物權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行為和事實:
(一)合同。通過買賣、互易、贈與取得物權。
(二)善意取得。受讓人基于對不動產登記、動產占有的信賴,以對價善意受讓不動產、動產的物權,縱使出讓人無轉讓的權利,受讓人依然能夠取得該不動產、動產的物權。
(三)繼承、遺贈。公民死亡后,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的物權。公民死亡的時間,是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物權的時間。
(四)賠償、補償。通過獲得賠償、補償取得物權。
(五)判決、裁決。通過人民法院判決、仲裁庭裁決取得物權。判決、裁決生效的時間是當事人取得物權的時間。
(六)劃撥。通過劃撥取得物權。
(七)時效。通過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綜上所述,在物權的變動中,物權取得占了重要位置。物權的取得在行為上可以劃分為多種,包括合同、善意取得、繼承、賠償和判決等。在另一個分類角度又可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其中原始取得是人們獲取財產的最基本方式,廣泛應用在所有權的取得上。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擔保物權
【物權糾紛律師】對于“車輛未經登記是否能對抗第三人”的辨析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