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安吉縣律師 貴池區律師 渭濱區律師 桂平市律師 玉環縣律師 天河區律師 庫爾勒市律師
撤銷權訴訟在民事訴訟中經常被提起,撤銷權勢民法中規定的一項很重要的權利。債權人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債權不受侵害,債務人大多通過轉移財產的形式逃避債務,這種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債權人在這種情形下可以提起撤銷權訴訟,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解答撤銷權代理詞怎么寫。
一、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我作為本案原告的訴訟代理人,參與了今天的法庭審理,現就本案事實及適用法律問題發表以下代理意見:
代理人認為:兩被告將其房產贈與給第三人的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債權,依法應當撤銷。
1 .被告xxx在將其房產贈與給本案第三人之前,從原告累計借款26萬元,借款到期后,被告未能按期歸還。
被告xxx自2006年10月31日起至2007年12月3日止,被告xxx先后分五次共計從原告處借款26萬元。在每次借款時,被告xxx均與原告簽定了抵押合同,約定用位于xxxxx2#301室(即本案贈與之房產)房屋抵押給原告。從在被告贈與該房產時,拖欠原告借款僅本金就有26萬元,況且,被告在借款之時明確表示如果不能償還借款,就用此房產過戶給原告。因此被告將房產無償贈與給第三人目的就是為了逃避債務。
2.該贈與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合法債權,致使原告債務無法清償。
Axxx將其僅有的一處房產贈與給第三人,致使其喪失了償還原告借款的能力,其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告合法債權。
B被告xx名下房產:位于xx區人民西路xx商貿城10區商住樓30號403已經在工商銀行XX支行辦理抵押登記,抵押登記號:2008020822。同時該房產又因欠款問題被潁泉區人民法院查封,文件號:泉民二初字第129號。
因此,兩被告的贈與行為直接損害了原告的債權,致使原告債權不能實現。同時,由于兩被告拖欠原告借款本金就有26萬元,加上利息及違約金數額達392600元,而原告贈與房產的價值為20萬元,原告主張撤銷該贈與行為在法律許可范圍之內。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因此,兩被告將房產無償贈與給第三人的行為依法應當予以撤銷。請求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致
xx區人民法院
代理人:xx律 師
二xxx年x月x日
注:
該院審理后依法支持了我方當事人人的訴訟請求,判決撤銷了贈與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1999]19號(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90次會議通過)
二、撤銷權
《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第二十六條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關于撤銷權代理詞的寫作方式如上所述,撤銷權的行使條件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法律賦予債權人撤銷權,但是也不允許債權人進行濫用,進行撤銷權訴訟的案件有很多,大多涉及財產的標的額較大,這種情形下應該請專業律師進行解決,這樣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草簽合同后可以退房嗎
2021-03-11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