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上虞市律師 江干區律師 臨城縣律師 鹽都區律師 礦區律師 蘭山區律師 溫嶺市律師
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國家對于債權債務相關的問題也是做出了許多新的規定,對于債權的劃分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界限,許多人對于債權債務并不了解,不知道債權債務司法解釋是怎樣的,今天就由律霸的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債權債務司法解釋
1、公民之間的借貸糾紛,公民與法人之間的借貸糾紛以及公民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借貸糾紛,應作為借貸案件受理。
2、因借貸外幣、臺幣和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生糾紛訴訟到法院的,應按借貸案件受理。
3、對于借貸關系明確,債權人申請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應按照民事訴訟法關于督促程序的有關規定審查受理。
4、人民法院審查借貸案件的起訴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對于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5、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由債務人原住所地或其財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明確的,經審理后可缺席判決;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 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貸關系明確的,可以缺席判決;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
6、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7、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8、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本意見第6條規定計息。
9、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貸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10、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11、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及《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試行))第163條、164條的規定予以制裁。
12、公民之間因借貸外幣、臺幣發生糾紛,出借人要求以同類貨幣償還的,可以準許。借款人確無同類貨幣的,可參照償還時當地外匯調劑價折合人民幣償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利息的,可參照償還時中國銀行外幣儲蓄利率計息。
1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表示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14、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借據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明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15、合伙經營期間,個人以合伙組織的名義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合伙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于合伙經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綜上所述,債權債務司法解釋對于債權都有一個明確的劃分,對于借貸的債權人的權益都有一個司法保障,而對于債務人的義務和權利也有明確的規定,而且借貸雙方在產生債權債務關系時還需要有一個保證人在證明雙方關系,保證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正常進行。小編提醒,以不正當手段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是違法的,不能作數。
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公司無債權債務證明范本
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