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計算機犯罪也日益猖獗,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97《刑法》首次對計算機犯罪作了規定。文中筆者對計算機犯罪的概念進行了探討,分析了計算機犯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對刑法有關計算機犯罪的規定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完善意見。關鍵詞:計算機犯罪立法缺陷立法完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首先在軍事和科學工程領域的應用,計算機犯罪開始出現,當時已有學者(如美國犯罪學家埃*溫。H.薩瑟蘭)開始分析和研究才智和現代技術工具的結合產生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議,犯罪學家應將他們的注意力從傳統犯罪轉向利用技術和才智實施的犯罪〖1〗。今天,利用高技術和高智慧實施的智能犯罪日益猖獗,特別是計算機犯罪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一計算機犯罪概念、特點及犯罪構成要件之分析(一)計算機犯罪的概念界定計算機犯罪與計算機技術密切相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在社會中應用領域的急劇擴大,計算機犯罪的類型和領域不斷地增加和擴展,從而使“計算機犯罪”這一術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獲得新的涵義。因此在學術研究上關于計算機犯罪迄今為止尚無統一的定義(大致說來,計算機犯罪概念可歸為五種:相關說、濫用說、工具說、工具對象說和信息對象說)。結合刑法條文的有關規定和我國計算機犯罪的實際情況,我認為計算機犯罪的概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計算機犯罪是指行為人故意直接對計算機實施侵入或破壞,或者利用計算機實施有關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其它犯罪行為的總稱;狹義的計算機犯罪僅指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故意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等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功能及有關數據、應用程序等進行破壞、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且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二)計算機犯罪的特點分析1.作案手段智能化、隱蔽性強大多數的計算機犯罪,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從事的智力犯罪行為。進行這種犯罪行為時,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計算機輸入錯誤指令,篡改軟件程序,作案時間短且對計算機硬件和信息載體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作案不留痕跡,使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計算機內部軟件上發生的變化。另外,有些計算機犯罪,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犯罪行為才能發生作用而達犯罪目的。如計算機“邏輯炸彈”,行為人可設計犯罪程序在數月甚至數年后才發生破壞作用。也就是行為時與結果時是分離的,這對作案人起了一定的掩護作用,使計算機犯罪手段更趨向于隱蔽。2.犯罪侵害的目標較集中就國內已經破獲的計算機犯罪案件來看,作案人主要是為了非法占有財富和蓄意報復,因而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電信、大型公司等重要經濟部門和單位,其中以金融、證券等部門尤為突出。3.偵查取證困難,破案難度大,存在較高的犯罪黑數計算機犯罪黑數相當高。據統計,99%的計算機犯罪不能被人們發現。另外,在受理的這類案件中,偵查工作和犯罪證據的采集相當困難。4.犯罪后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國際計算機安全專家認為,計算機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取決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社會作用,取決于社會資產計算機化的程度和計算機普及應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計算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也越來越大。(三)計算機犯罪的犯罪構成要件1.犯罪主體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計算機犯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從計算機犯罪的具體表現來看,犯罪主體具有多樣性,各種年齡、各種職業的人都可以進行計算機犯罪。一般來說,進行計算機犯罪的主體必須是具有一定計算機知識水平的行為人,而且這種水平還比較高,至少在一般人之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標準體
2021-01-0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